【一字之师的意思】“一字之师”是一个汉语成语,字面意思是“一个字的老师”,用来形容在文字、文章或语言方面给予自己深刻指导和帮助的人。这个成语强调的是即使是一字之差,也可能带来重要的启示或改变,因此值得尊敬。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一字之师 |
拼音 | yī zì zhī shī |
出处 | 出自《宋史·杨亿传》:“帝问其(杨亿)所作诗,对曰:‘某尝为《咏雪诗》,有‘寒光’句,未得‘寒光’二字,后见张佖诗云“寒光入涧户”,遂取之。’帝曰:‘此真一字之师也。’” |
含义 | 指在文字、文章或语言方面给予自己重要指导的人,哪怕只是修改了一个字,也值得尊为老师。 |
用法 | 多用于表达对他人在文学、写作等方面给予帮助的感激之情。 |
近义词 | 字斟句酌、一字千金、精益求精 |
反义词 | 粗制滥造、马马虎虎、不求甚解 |
二、成语来源与典故
“一字之师”最早出自宋代的《宋史·杨亿传》。故事讲的是,杨亿在写诗时,原本想用“寒光”这个词,但总觉得不够贴切。后来他看到张佖的诗句中有“寒光入涧户”,觉得非常合适,于是直接引用了“寒光”二字。皇帝得知后称赞说:“这真是‘一字之师’啊!”从此,“一字之师”便成为形容在文字上给予宝贵意见的人的成语。
三、使用场景与示例
场景 | 示例 |
文学创作中 | 在写作过程中,朋友帮他修改了一个字,使句子更通顺,他感慨道:“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 |
学习交流中 | 老师指出他作文中的一个错别字,他诚恳地说:“谢谢您,您是我一字之师。” |
日常生活中 | 在聊天中,别人纠正了他的一个用词错误,他笑着说:“你真是我的一字之师。” |
四、总结
“一字之师”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谦虚好学、尊重他人智慧的态度。它提醒我们,在学习和写作中,每一个细节都可能蕴含着重要的价值,而那些在细微之处给予我们帮助的人,往往是最值得尊敬的“老师”。
通过这样的方式,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一字之师”的含义,也能在实际生活中更加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文化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