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灭顶之灾的意思】“灭顶之灾”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极其严重的灾难或失败,几乎导致毁灭性的后果。这个成语源自古代的水灾比喻,意指洪水淹没头顶,象征着极度危险和无法挽回的损失。
一、成语释义
词语 | 含义 |
灭顶 | 指水淹没头顶,比喻极端危险或毁灭性的情况 |
灾 | 灾难、祸患 |
整体意思 | 指突如其来的、极其严重的灾难,往往带来毁灭性的后果 |
二、出处与用法
内容 | 说明 |
出处 | 《诗经·大雅·桑柔》:“民亦劳止,汔可小休;惠此中国,以绥四方。无弃尔劳,在尔躬身。……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小心翼翼,不敢怠慢。……天之方虐,无然谑谑。……不吊昊天,不宜空我。……言不可得,谁昔然矣?……维此哲人,谓我劬劳。……维彼愚人,谓我宣骄。”(注:虽未直接出现“灭顶之灾”,但“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等语句与之精神相近)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意外发生的重大灾难,如自然灾害、战争、经济崩溃等 |
示例 | “这场金融危机对整个国家来说是一场灭顶之灾。”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词语 |
近义词 | 倾覆之祸、灭绝之灾、致命打击 |
反义词 | 侥幸逃脱、转危为安、化险为夷 |
四、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应用示例 |
自然灾害 | “台风登陆后,村庄被毁,村民生活陷入灭顶之灾。” |
经济危机 | “公司因投资失误,最终陷入灭顶之灾。” |
个人遭遇 | “他因车祸失去亲人,简直是灭顶之灾。” |
五、总结
“灭顶之灾”是一个形象生动、寓意深刻的成语,强调灾难的严重性和不可逆转性。它不仅可用于描述自然界的巨大破坏,也适用于社会、经济、个人层面的极端困境。在日常表达中,合理使用这一成语,能够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成语或拓展阅读,欢迎继续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