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门立雪译文】“程门立雪”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故事,讲述了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与求学精神。这个故事出自《宋史·杨时传》,原文为:“一日,见(程)颐,颐方瞑坐,时与游酢(zuo)侍立不去。颐既觉,曰:‘吾昨夜梦,得之矣。’二人曰:‘何梦?’曰:‘吾梦乘马,涉水而渡。’二人曰:‘此乃天命也。’……时又问理,颐曰:‘今日所讲,是理也。’时曰:‘敢问理之大要?’颐曰:‘理者,天下之本也。’时退,立雪中。”后人将这段故事简化为“程门立雪”,用以形容尊师重道、虚心求教的精神。
一、
“程门立雪”讲述的是北宋时期学者杨时和游酢在雪天拜访理学家程颐,但程颐正在休息,他们便在雪中等候,直到程颐醒来。这个故事体现了古代学子对学问的执着追求和对老师的恭敬态度。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的典范,也成为后世教育的重要精神象征。
二、译文对照表
原文 | 现代汉语翻译 |
一日,见(程)颐,颐方瞑坐 | 有一天,杨时去拜访程颐,发现程颐正在闭目养神 |
时与游酢侍立不去 | 杨时和游酢站在一旁,没有离开 |
颐既觉,曰:“吾昨夜梦,得之矣。” | 程颐醒来后说:“我昨晚做梦,得到了答案。” |
二人曰:“何梦?” | 杨时和游酢问:“是什么梦?” |
曰:“吾梦乘马,涉水而渡。” | 程颐说:“我梦见自己骑马,渡过了一条河。” |
二人曰:“此乃天命也。” | 他们说:“这一定是天意。” |
时又问理,颐曰:“今日所讲,是理也。” | 杨时又请教道理,程颐说:“今天讲的就是理。” |
时曰:“敢问理之大要?” | 杨时问:“请问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
颐曰:“理者,天下之本也。” | 程颐说:“理是天地的根本。” |
时退,立雪中。 | 杨时离开后,在雪中站立了很久 |
三、文化意义
“程门立雪”不仅仅是一个历史故事,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传达了以下几个核心价值:
- 尊师重道:强调对知识和老师的尊重。
- 虚心求教:即使面对困难,也要坚持学习。
- 毅力与耐心:为了求知,愿意忍受寒冷和孤独。
- 传承文化:通过故事传递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观念。
四、结语
“程门立雪”虽简短,却蕴含深刻的文化内涵。它不仅是古代教育的典范,也是现代人学习和生活中的重要启示。在当今社会,这种精神依然值得我们铭记和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