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闷闷不乐】“闷闷不乐”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用来形容人情绪低落、心情不愉快的状态。这个成语常用于描述人在遭遇挫折、失落或烦恼时的心理状态。下面将从成语的含义、用法、近义词和反义词等方面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展示。
一、成语概述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闷闷不乐 |
拼音 | mèn mèn bù lè |
释义 | 心里有事,情绪低落,不高兴的样子。 |
出处 | 出自《三国志·魏书·王朗传》:“朗曰:‘臣闻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今诸公皆知其心,而独我不能言,是我不乐也。”(后世多用于形容情绪低落) |
用法 | 多用于描写人物心理状态,也可作谓语、定语使用。 |
例句 | 他因为考试失利,整天闷闷不乐。 |
二、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忧心忡忡、愁眉苦脸、郁郁寡欢、心事重重 |
反义词 | 兴高采烈、喜气洋洋、欢天喜地、笑逐颜开 |
三、使用场景与注意事项
- 使用场景:适用于描写人物情绪低落的场合,如小说、剧本、日常对话等。
- 注意点:避免在正式场合过度使用,以免显得语气不够积极。同时,应根据上下文判断是否适合使用该成语。
四、总结
“闷闷不乐”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能够准确表达一个人内心的不快与压抑。在写作中适当使用,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但要注意语境的搭配,确保表达自然、得体。
通过以上内容的整理,我们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这一成语的含义和用法,从而在实际交流中更好地运用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