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原文

2025-09-28 18:32:05

问题描述: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原文,这个怎么操作啊?求快教我!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8 18:32:05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原文】“犯强汉者,虽远必诛”是一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常被引用以表达对国家尊严和民族精神的捍卫。这句话并非出自正史文献,而是后人根据历史背景提炼出的总结性语句,其核心思想来源于西汉时期著名将领陈汤的战功与言论。

一、原文出处分析

实际上,“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并非直接出自某一部古代典籍,而是在后世的历史记载和文学作品中逐渐演变而来。最早的相关内容可以追溯到《汉书·陈汤传》中的一段记载:

>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这句话是陈汤在击败匈奴单于之后所发出的豪言壮语,表达了对侵犯汉朝疆域和人民利益的行为绝不容忍的态度。

虽然原句略有不同,但“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这一说法已经成为一种文化符号,象征着中华民族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历史背景简述

项目 内容
时间 西汉时期(约公元前1世纪)
人物 陈汤、甘延寿
事件 汉元帝时期,陈汤率军远征匈奴,斩杀匈奴单于
原因 匈奴屡次侵扰汉朝边疆,威胁国家安全
结果 汉军大胜,匈奴势力大衰,汉朝边疆得以安定

陈汤在战后向朝廷上奏时,曾提到:“夫报恩,不避怨;讨贼,不避死。”这句话体现了他忠于国家、勇于担当的精神。

三、语句含义解读

词语 含义
侵犯、冒犯
强汉 强盛的汉朝,象征国家力量
虽远 即使相隔遥远
必诛 一定会被诛杀、惩罚

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有人胆敢侵犯强大的汉朝,即使他逃到再远的地方,也一定会被追捕并受到惩罚。

四、现代意义与影响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不仅是一句历史名言,更是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它强调了国家主权不可侵犯、民族尊严不容践踏的理念。

在当代社会,这句话常被用于表达维护国家利益、反对侵略和霸权的态度。无论是外交政策还是军事行动,都体现出这种精神的延续。

五、总结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虽非严格意义上的古文原文,但其精神内核源自西汉时期的战争实践和历史人物的言行。它不仅是对历史事件的总结,更是对民族气节和国家尊严的颂扬。

通过对其出处、背景、含义及现代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这句话所承载的文化价值和历史意义。

表格总结:

项目 内容
标题 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原文
出处 非原文,源于《汉书·陈汤传》相关记载
原文 “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人物 陈汤、甘延寿
事件 西汉时期远征匈奴,斩杀单于
含义 侵犯汉朝者,无论多远都将受到惩罚
现代意义 维护国家主权、民族尊严的精神象征

如需进一步探讨该语句在不同历史阶段的应用或与其他历史名言的对比,可继续深入研究。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