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知识点】《核舟记》是明代文学家魏学洢所写的一篇说明文,文章生动地描述了一件精巧的微雕艺术品——“核舟”,并通过对这件艺术品的细致刻画,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艺术创造力。本文不仅是对一件工艺品的描写,更是对传统文化、雕刻艺术和人物精神的赞美。
以下是对《核舟记》的重点知识点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呈现,便于理解和记忆。
一、课文内容概述
《核舟记》通过详细描写一艘用桃核雕刻而成的小船,展示了船上的各种人物和场景,如苏轼、佛印、鲁直等,以及船舱、船窗、船头、船尾等细节,体现了作者对雕刻技艺的高度赞赏。
二、重点知识点总结(表格形式)
知识点类别 | 内容概要 |
作者 | 魏学洢,明末清初文学家,字子敬,浙江嘉善人。 |
文体 | 说明文,兼有记叙与描写。 |
写作背景 | 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微雕艺术的欣赏与推崇,也表达了对匠人精神的赞美。 |
主要内容 | 描述一枚用桃核雕刻成的小船,船上有人物、景物,布局合理,形象生动。 |
主要人物 | 苏轼、佛印、鲁直,均为历史人物,体现文人雅士的风度。 |
结构特点 | 按空间顺序描写,层次分明,条理清晰。 |
语言特色 | 生动形象,细腻传神,多用比喻和细节描写。 |
修辞手法 | 多用比喻、拟人、排比等,增强表现力。 |
中心思想 | 赞扬了古代工匠的精湛技艺和艺术创造力,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
现实意义 | 启发人们关注传统工艺,尊重匠人精神,弘扬中华优秀文化。 |
三、词语解释(部分重点词)
词语 | 解释 |
器皿 | 器具,器物 |
罔不因势象形 | 没有不根据材料的形状来模仿事物 |
尝贻余核舟一 | 曾经赠送我一个核舟 |
诎右臂 | 弯曲右臂 |
峨冠多髯者 | 戴着高帽子、长胡须的人 |
佛印居右 | 佛印坐在右边 |
东坡右手执卷端 | 苏轼右手拿着卷子的一端 |
其船背稍夷 | 那艘船的背面稍微平一些 |
虹霓 | 彩色的光晕,这里指雕刻的色彩 |
四、阅读理解要点
1. 写作顺序:按照从整体到局部、从外到内的顺序进行描写。
2. 人物刻画:通过对人物动作、神态的描写,展现其性格与气质。
3. 象征意义:核舟不仅是一件工艺品,更象征着古代文化的精妙与匠心独运。
4. 情感表达:作者通过对核舟的细致描写,流露出对艺术的热爱与敬仰。
通过以上知识点的整理,可以更好地理解《核舟记》的内容与艺术价值。这篇文章不仅是一篇优秀的说明文,更是一篇充满文化底蕴的佳作,值得反复品味与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