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经135度是什么意思】“黄经135度”是二十四节气中“白露”节气的太阳位置,属于中国传统历法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用于描述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位置,是确定节气和季节变化的重要依据。
一、总结
黄经是古代天文学中用来表示太阳在黄道上位置的一个角度单位,从春分点开始计算,0度为春分,360度为一个完整的回归年。黄经135度对应的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节气,通常出现在每年的9月23日左右。此时,太阳直射点逐渐南移,北半球进入秋季,昼夜温差加大,天气转凉,露水增多。
二、表格展示
项目 | 内容 |
概念 | 黄经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运行角度,用于确定节气 |
黄经135度对应的节气 | 白露 |
时间范围 | 大约在每年9月22日-24日之间 |
天气特点 | 昼夜温差大,气温下降,露水增多 |
地理意义 | 北半球进入秋季,日照时间减少,气候转凉 |
历法来源 |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与节气划分系统 |
应用领域 | 农业生产、传统节日、民俗活动等 |
三、延伸说明
黄经的概念源于古代对太阳运动的观察,古人通过长期记录太阳的位置,逐步形成了二十四节气体系。每个节气对应不同的黄经值,从而帮助人们掌握气候变化规律,安排农事活动和生活节奏。
“白露”节气之后,天气逐渐由凉爽转向寒冷,是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也是许多地方举行丰收庆典的时节。
通过了解“黄经135度”的含义,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节气智慧,以及自然与人类生活的紧密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