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衡传原文及翻译
《张衡传》原文及翻译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赋》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年复还。
翻译:
张衡,字平子,是南阳郡西鄂县人。他少年时便擅长写文章,在三辅一带游学,后来进入京城,到太学参观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掌握了六艺的精髓。虽然他的才华在当时很高超,但他没有骄傲自满的情绪。他平时举止从容,态度谦和宁静,不喜欢与世俗之人交往。永元年间,朝廷推荐他为孝廉,但他没有接受;多次被公府征召,他也拒绝赴任。当时天下太平已久,从王侯到平民百姓无不生活奢侈。张衡于是模仿班固的《两都赋》,创作了《二京赋》,借以讽谏社会风气。他精心构思,反复推敲,花了十年时间才完成这部作品。大将军邓骘认为他的才华出众,多次召请他,但他都没有应召。
张衡不仅文学造诣深厚,而且擅长机械技术,尤其专注于天文、阴阳、历法和数学的研究。汉安帝听说张衡精通术数之学,便让他乘坐公车前来,任命他为郎中,后来又升任为太史令。于是他深入研究天文现象,精确地掌握了天体运行的规律,制造了浑天仪,并撰写了《灵宪》和《算罔论》,内容非常详细明确。
汉顺帝初年,张衡再次被调任为太史令。他不追求名利地位,担任过的官职往往多年未得到提升。自从离开太史令一职后,过了五年他又重新回到这个职位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