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说翻译及原文
发布日期:2025-04-09 10:04:09 来源:网易 编辑:谈巧钧
《师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经典散文,全文以论述“尊师重道”为核心思想,表达了对教师职业的崇高敬意和对学习态度的深刻见解。原文如下: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甚,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翻译如下:
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答疑惑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懂得知识的,谁能没有疑惑呢?有了疑惑却不向老师请教,那些疑惑最终就无法解决。比我年长的人,他懂得的道理自然比我早,我应该跟从他并以他为师;比我年轻的人,如果他懂得的道理比我早,我也应该跟从他并以他为师。我是学习道理的,哪管他是比我年长还是年少呢?
如今普通人,他们与圣人的差距非常大,却以向老师学习为耻。因此,圣人才会更加圣明,愚人才会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源于这个原因吧!人们爱自己的孩子,会选择良师来教导他们;但对于自己,却以拜师为耻,真是糊涂啊!
这篇文章不仅阐明了教师的重要性,还批评了当时社会上轻视教育的现象,强调了终身学习的态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