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综合知识 > 正文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出自唐代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句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意境成为千古名句。它不仅描绘了诗人对远方友人或爱人的思念之情,更寄托了对未来相聚时光的期盼。

在这两句诗中,“何当”表达了期待与希望,仿佛是在问:“什么时候才能再次相见呢?”“共剪西窗烛”则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画面:在温暖的烛光下,两人并肩而坐,剪去多余的烛芯,共享宁静的夜晚。这样的场景充满了亲密与和谐,让人感受到一种久别重逢后的喜悦与安宁。

而“却话巴山夜雨时”,则是对过去共同经历的回忆。巴山夜雨,象征着孤独与寂寞,也暗示了分别时的惆怅。诗人通过回忆那些风雨交加的夜晚,更加凸显出当下无法相聚的遗憾。然而,正是这些艰难时刻,才让未来的团聚显得格外珍贵。

整首诗以今昔对比的方式,将现实中的孤寂与对未来的憧憬交织在一起,既真实又感人。它提醒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遇到多少困难与挑战,只要心中怀揣希望,就一定能迎来属于自己的“西窗烛光”。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