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综合知识 > 正文

小学生端午节的古诗

小学生端午节的古诗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我们都会迎来一个充满传统文化气息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这一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挂艾草、佩香囊,还会吟诵许多与端午有关的古诗。这些古诗不仅记录了端午节的习俗,还表达了人们对屈原深深的怀念。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的一位爱国诗人,他忠于国家却屡遭排挤,最终投汨罗江而死。为了纪念他,后人将每年的五月初五定为端午节。在这一天,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他的敬仰之情。唐代诗人文秀写过一首《端午》:“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这首诗简洁明快,既点出了端午节的由来,又寄托了诗人对屈原的同情和惋惜。

除了文秀的《端午》,宋代诗人陆游也留下了一首著名的《乙卯重五诗》:“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旧俗方储药,羸躯亦点丹。日斜吾事毕,一笑向杯盘。”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乡村端午节的景象:村子里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忙着包粽子、插艾草,大人小孩脸上洋溢着节日的喜悦。从诗中可以看出,端午节不仅是纪念屈原的日子,更是一个全家团圆、共享天伦之乐的好时节。

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这些古诗不仅能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还能培养他们热爱祖国、尊敬先贤的情感。比如,我们可以试着背诵屈原的《离骚》中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告诉我们,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要坚持不懈地追求真理。同时,通过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习俗,孩子们也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总之,端午节的古诗就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历史长河中。它们让我们铭记历史,感受诗意生活,也让这个传统节日更加丰富多彩。小朋友们,让我们一起用心去体会这些古诗的韵味吧!

标签:

免责声明:本文由用户上传,与本网站立场无关。财经信息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