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妙维肖是什么意思】“维妙维肖”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几乎和原物一模一样。这个成语不仅在文学作品中常见,在日常生活中也常被用来夸赞某人的技艺高超。
一、成语解释
词语 | 维妙维肖 |
拼音 | wéi miào wéi xiào |
出处 | 出自《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楷,颊上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又尝写殷荆州,未尝见其面,而画人形,若对生人,谓之‘维妙维肖’。” |
释义 | 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生动,几乎与原物完全相同。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人物形象、艺术作品、语言表达等的精准再现。 |
近义词 | 栩栩如生、惟妙惟肖、活灵活现 |
反义词 | 千篇一律、平淡无奇、死气沉沉 |
二、成语来源
“维妙维肖”最早出现在南朝刘义庆所著的《世说新语·巧艺》中。故事讲的是东晋画家顾恺之(字长康)在描绘人物时,能够将人物的神态、气质刻画得极其传神,甚至让人觉得仿佛是真人一般。因此人们称他为“维妙维肖”。
三、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句子 |
艺术创作 | 这幅画把人物的表情刻画得维妙维肖,令人惊叹。 |
表演艺术 | 演员的表演维妙维肖,让观众仿佛置身其中。 |
文学描写 | 作家笔下的描写维妙维肖,让人身临其境。 |
四、常见误用
虽然“维妙维肖”常被使用,但也有一些常见的误用需要注意:
- 误用1: “他的模仿维妙维肖”,这种说法虽然可以理解,但更准确的说法是“惟妙惟肖”。因为“维”在这里其实是“惟”的异体字,两者在古文中通用。
- 误用2: 用于描述物品本身,如“这件衣服维妙维肖”,这是不恰当的,因为“维妙维肖”强调的是“模仿”或“描写”的效果,而不是物品本身的特性。
五、总结
“维妙维肖”是一个形容描写或模仿极为逼真的成语,常用于赞美艺术作品、表演或写作的精妙之处。它源自古代文人对艺术追求的高度评价,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形神兼备”的重视。在使用时要注意语境和搭配,避免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