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入胡天原文及翻译】“归雁入胡天”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这句诗意境深远,描绘了边塞风光与诗人内心的情感交织。以下是对该诗句的原文、翻译以及相关背景的总结。
一、原文与翻译总结
内容 | 说明 |
原文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出处 | 唐代·王维《使至塞上》 |
作者简介 | 王维(701—761),字摩诘,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以山水田园诗著称,被誉为“诗佛”。 |
诗句背景 | 此诗写于王维奉命出使边疆时,途中所见所感,表达了对边塞风光的赞叹和对自身处境的感慨。 |
诗句含义 | “征蓬”指随风飘转的蓬草,比喻漂泊不定;“归雁”指南飞的大雁,象征思乡或回归之意;“胡天”是古代对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称呼。整句意为:像飘飞的蓬草一样离开汉地边塞,大雁却飞向北方的天空。 |
二、诗句解析
“归雁入胡天”一句,看似简单,却蕴含丰富的意象和情感:
- 自然景象:大雁南飞北归,是自然界中一种规律性的现象,常被用来象征时间的流逝、旅途的遥远。
- 情感寄托:诗人借“归雁”表达自己虽身在边塞,但心中仍怀有对故乡的思念。
- 对比手法:通过“征蓬”与“归雁”的对比,突出了诗人漂泊无依的状态,也反映出他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三、全诗简要赏析
《使至塞上》是王维边塞诗中的代表作之一,全诗如下:
>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边塞的壮阔景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锐观察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更是千古名句,成为后人吟咏边塞风光的经典意象。
四、总结
“归雁入胡天”不仅是一句描写自然景象的诗句,更承载着诗人对人生境遇的感悟与对故乡的思念。通过对“征蓬”与“归雁”的对比,王维巧妙地传达了自己身处异乡、心系故土的复杂情感。这一诗句至今仍被广泛引用,成为中华古典诗词中极具感染力的佳句。
如需进一步了解王维的其他作品或边塞诗的风格特点,可继续查阅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