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词纳兰性德原文译文】一、
《木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所作的一首词,虽名为“木兰”,但并非出自《木兰辞》的古体诗,而是纳兰性德以“木兰”为意象创作的词作。该词借木兰之名,抒发了对人生、爱情、离别的感慨,语言婉约细腻,情感真挚动人。
本文将提供《木兰词》的原文与译文,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对比展示,便于理解与学习。
二、原文与译文对照表
原文 | 译文 |
木兰初试新妆,风前轻笑,花影斜斜。 | 木兰刚刚换上新妆,迎着风轻轻一笑,花影歪斜地映在眼前。 |
香冷金炉,梦回吹角连营。 | 香炉中的香已冷,梦中回到战鼓声声的军营。 |
汉家天子,曾闻玉塞风沙。 | 汉朝的天子,曾经听闻边塞的风沙和艰苦。 |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 今夜酒醒后,我将在哪里?杨柳岸边,晨风和残月。 |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 这一去就是一年,应该是美好的时光也成了空设。 |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 即使有千般情意,又能向谁诉说呢? |
三、作品赏析
纳兰性德的《木兰词》虽然名字带有“木兰”,但并不直接描写代父从军的木兰故事,而是借“木兰”这一形象,寄托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离别之苦的深切感受。词中意境深远,情感缠绵,体现了纳兰性德词作一贯的婉约风格。
通过“香冷金炉”、“梦回吹角连营”等意象,营造出一种孤寂、思念的氛围;而“杨柳岸,晓风残月”更是经典名句,描绘了离别后的凄凉景象,令人回味无穷。
四、结语
《木兰词》虽非传统意义上的木兰故事,但其艺术价值不容忽视。它不仅展现了纳兰性德高超的文学造诣,也反映了他对人生、情感的深刻思考。通过本文提供的原文与译文对照,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这首词的内涵与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