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仇敌忾的忾的意思】“同仇敌忾”是一个常见的成语,常用于形容人们共同对敌、齐心协力、奋起反抗的精神状态。其中,“忾”字是这个成语中的关键部分,理解其含义对于掌握整个成语的意义至关重要。
一、
“同仇敌忾”出自《左传》,原意是“共同的仇恨和愤怒”,后引申为众人一致对抗敌人、共同承担责任的精神。其中“忾”字指的是愤怒、怒气,表示对敌人的憎恨情绪。
在现代汉语中,“同仇敌忾”多用于描述国家、民族或群体在面对外敌时所表现出的团结与抗争精神。它强调的是集体意识和共同目标。
二、词汇解析表
| 词语 | 拼音 | 含义 | 用法举例 |
| 同仇敌忾 | tóng chóu dí kài | 形容大家怀着共同的仇恨和愤怒,一起对抗敌人。 | 在国家遭受侵略时,全国人民同仇敌忾,誓死保卫家园。 |
| 同仇 | tóng chóu | 共同的仇恨 | 两国人民同仇敌忾,共同抵抗外敌。 |
| 敌忾 | dí kài | 对敌人的愤怒 | 面对强敌,战士们满怀敌忾,英勇作战。 |
| 怙 | kài | 愤怒、怒气 | 古人常用“忾”表示对不公之事的愤慨。 |
三、词源与演变
“忾”字最早见于《尚书·大禹谟》:“有能奋其威,以御于侮,而无敢怀怨,惟其忠也。”这里的“忾”指的是一种因不公而产生的愤怒情绪。后来,在《左传·僖公十五年》中出现“同仇敌忾”的说法,用来形容百姓与君主共同抵御外敌的情景。
随着时间推移,“同仇敌忾”逐渐成为表达集体抗争精神的常用成语,广泛应用于文学、历史、政治等领域。
四、使用注意
1. 语境适用:该成语适用于正式、严肃的场合,如演讲、文章、历史叙述等。
2. 情感色彩:带有强烈的正义感和集体主义色彩,不宜用于日常闲聊。
3. 搭配对象:通常与“敌人”“外敌”“压迫者”等负面对象搭配使用。
五、结语
“同仇敌忾”不仅是一个成语,更是一种精神象征。它体现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团结一致、共赴国难的坚定信念。“忾”字虽小,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力量。理解它的意义,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把握汉语成语的精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