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黯然失色解释及出处

2025-09-15 10:26:50

问题描述:

黯然失色解释及出处,真的撑不住了,求高手支招!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15 10:26:50

黯然失色解释及出处】在日常交流和文学作品中,“黯然失色”是一个常见且富有表现力的成语,常用来形容某事物在对比之下显得逊色或不如人意。以下是对该成语的详细解释及出处总结。

一、成语解释

词语 含义 使用场景
黯然失色 指因对比而显得暗淡无光,失去原有的光彩;比喻在比较中显得逊色或不如他人。 多用于描述事物、人物或表现等在对比中显得不足的情况。

二、出处与来源

出处 文献来源 释义
《晋书·王导传》 古代史书 原文为“黯然失色,不能自已”,意指情绪低落,脸色变得暗淡。
《世说新语》 南朝刘义庆所著笔记小说 有类似表达,多用于描写人物情绪变化时的外在表现。
现代汉语词典 现代汉语规范用法 引申为在比较中显得不如人,失去光彩。

三、使用示例

1. 文学作品中:

- “他的才华虽高,但在那位天才面前,也不免黯然失色。”

2. 日常生活场景:

- “这辆新车的设计虽然不错,但与那款进口车相比,就显得黯然失色了。”

四、近义词与反义词

近义词 反义词
相形见绌、大为逊色 光彩夺目、出类拔萃

五、总结

“黯然失色”是一个具有形象性和情感色彩的成语,最早源于古代文献,后逐渐演变为现代汉语中常用的表达方式。它不仅可用于描述客观事物之间的对比,也可用于表达人物情绪的变化。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或过度夸张。

通过了解其含义、出处和使用方法,可以更准确地运用这一成语,增强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与准确性。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