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的意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是一句出自《三国志》的成语,用来形容一个人的野心或真实意图已经很明显,连路人都能看出来。这句话背后有着深刻的历史背景和人物故事。
一、成语释义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 |
| 字面意思 | 司马昭的野心,连路上的普通人都知道 |
| 引申含义 | 指某人的真实意图或野心已经暴露无遗,无法隐藏 |
二、历史背景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出自《三国志》,讲述的是三国时期魏国权臣司马昭的野心逐渐显露,最终篡夺曹魏政权的过程。
- 司马昭是司马懿之子,继承父亲的权势,在魏国掌握实权。
- 他表面上忠于魏帝,实际上早已暗中谋划夺取皇位。
- 最终,他的儿子司马炎废掉魏帝,建立晋朝,史称“晋武帝”。
因此,“司马昭之心”象征着一种表面顺从、实则野心勃勃的政治行为。
三、成语用法与示例
| 使用场景 | 示例句子 |
| 描述政治野心 | “他表面上支持公司改革,其实早有另立山头的打算,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 批评虚伪行为 | “这种故作谦逊的行为,真是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 历史评价 | “司马昭虽未称帝,但其心已昭然若揭,可谓‘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四、总结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不仅是一个历史典故,更是一种对人性、权力和伪装的深刻洞察。它提醒我们,有些人的野心和真实意图往往不会被掩盖太久,最终会被世人看穿。
表格总结:
| 项目 | 内容 |
| 成语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
| 出处 | 《三国志·魏书·高贵乡公传》 |
| 含义 | 形容人的真实意图或野心已暴露,无人不知 |
| 背景 | 司马昭在魏国掌握大权,最终由其子建立晋朝 |
| 用法 |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人 |
| 现代意义 | 提醒人们注意伪装背后的真相 |
通过了解这个成语的来源和含义,我们不仅能更好地理解古代历史,也能在现实生活中更加敏锐地识别他人的真实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