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苏轼原文翻译】《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词,创作于他被贬黄州期间。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深沉的情感,表达了作者在逆境中的孤独与坚定,展现了其豁达的胸怀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一、原文及翻译总结
词语/句子 | 原文 | 翻译 |
卜算子 | 卜算子 | 词牌名,意为“占卜之术”,常用于表达情感或心境 |
黄州 | 黄州 | 地名,苏轼被贬之地 |
定慧院 | 定慧院 | 苏轼居住的寺庙 |
寂寞沙洲冷 | 寂寞沙洲冷 | 沙洲孤寂,寒意逼人,象征内心的凄凉 |
缺月挂疏桐 | 缺月挂疏桐 | 弯月挂在稀疏的梧桐树上,营造出清冷的氛围 |
漏断人初静 | 漏断人初静 | 更漏声停,夜深人静 |
谁见幽人独往来 | 谁见幽人独往来 | 有谁看见我这个隐士独自徘徊?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弯月挂在稀疏的梧桐上,更漏声停,夜已深沉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 弯月挂在稀疏的梧桐上,更漏声停,夜已深沉 |
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 我独自徘徊,像一只孤飞的鸿雁,飘忽不定 |
二、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通过描绘夜晚的寂静、缺月、疏桐等意象,渲染出一种孤寂、冷清的氛围。词中“幽人”既是苏轼自身的真实写照,也象征着一种超然物外、不随波逐流的精神境界。
全词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既有对现实处境的无奈,也有对内心坚守的坚持。苏轼以自然景物寄托情感,表现出他在困境中依然保持独立人格与高洁情操的品格。
三、艺术特色
1. 意象鲜明:如“缺月”、“疏桐”、“沙洲”等,营造出孤寂冷清的意境。
2. 情感真挚:词中透露出苏轼在贬谪生活中的孤独与坚韧。
3. 结构紧凑:全词仅四句,但层次分明,情感层层递进。
4. 象征手法:以“孤鸿”自喻,表达自己虽处逆境却不愿随波逐流的志向。
四、结语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抒发,更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极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它体现了文人在逆境中的精神追求与人格魅力,至今仍能引发读者共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