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身无长物】“身无长物”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贫穷,除了自身之外没有任何多余的财物。这个成语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尤其是在描述生活拮据、经济困难的情况时。
从字面来看,“身”指的是身体或自身,“无长物”则是没有多余的东西。因此,“身无长物”强调的是一个人一无所有,甚至连基本的物质条件都难以保障。虽然这个成语听起来有些贬义,但在实际使用中,它也可以用于一种自嘲或谦虚的表达方式。
以下是对“身无长物”的详细解释和相关信息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名称 | 身无长物 |
拼音 | shēn wú cháng wù |
出处 | 出自《晋书·王恭传》:“吾家无长物。” |
含义 | 形容人非常贫穷,除自身外别无他物。 |
用法 | 多用于描述经济状况差,也可用于自嘲。 |
近义词 | 一贫如洗、囊空如洗 |
反义词 | 富可敌国、腰缠万贯 |
使用场景 | 日常口语、文学作品、自我调侃等 |
注意事项 | 不宜用于正式场合,避免对他人造成冒犯 |
需要注意的是,“身无长物”虽然字面意思是指贫穷,但有时也带有一定的文化意味。在古代文人中,这种说法有时也体现出一种清高或淡泊名利的态度。例如,一些士大夫即便身处贫困,也坚持自己的操守,不为富贵所动,这种精神也被后人所推崇。
总之,“身无长物”是一个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成语,既可以真实反映一个人的生活状态,也可以作为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在使用时,需根据具体语境判断其合适性,以避免误解或不当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