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知识问答 >

晏子使楚的原文和翻译

2025-09-22 01:20:44

问题描述:

晏子使楚的原文和翻译,这个怎么操作啊?求手把手教!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01:20:44

晏子使楚的原文和翻译】《晏子使楚》是《晏子春秋》中的一篇著名故事,讲述了春秋时期齐国大夫晏婴(字晏子)出使楚国时,面对楚王的羞辱,凭借智慧与言辞巧妙应对,维护了国家尊严的故事。该故事语言简练,寓意深刻,展现了古代士人的智慧与风骨。

一、

《晏子使楚》主要讲述了晏子作为齐国使者出使楚国时,因楚王的轻视而遭到羞辱。楚王设下圈套,试图以“齐国人是否都偷盗”来侮辱晏子。晏子则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比喻,巧妙反驳,既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也暗示楚国风气不正,从而维护了齐国的形象。

整个故事通过对话展开,情节紧凑,语言生动,体现了晏子机智、幽默、善于应变的特点。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翻译
晏子将使楚。楚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 晏子将要出使楚国。楚王听说后,对身边的人说:“晏婴是齐国擅长辞令的人,现在他要来,我想羞辱他,用什么办法呢?”
左右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 身边的人说:“当他来的时候,请允许我们绑一个人从大王面前走过。”
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 楚王问:“他是干什么的?”回答说:“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
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 楚王看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喜欢偷东西吗?”
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 晏子离开座位回答说:“我听说,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南就是橘子,生长在淮河以北就变成枳,叶子虽然相似,但果实的味道却不同。为什么会这样呢?是因为水土不同啊。现在百姓生活在齐国不偷东西,到了楚国就偷东西,难道不是楚国的水土让百姓变得喜欢偷东西了吗?”
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楚王笑着说:“圣人是不能随便开玩笑的,我反而自讨没趣了。”

三、总结

《晏子使楚》不仅是一段历史记载,更是一篇充满智慧与哲理的寓言故事。它通过晏子的机智应对,揭示了环境对人的影响,同时也展示了外交场合中言辞的重要性。晏子以理服人,不卑不亢,既维护了国家尊严,又避免了冲突,堪称古代外交的典范。

这篇文章语言简洁,结构清晰,适合用于语文教学或历史学习,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思想深度。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