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胜逐北是什么意思】“乘胜逐北”是一个汉语成语,出自《左传·宣公十二年》:“乘胜逐北,以救郑。”意思是趁着胜利的势头,追击溃败的敌人。这个成语常用来形容在取得胜利后,继续进攻、不给敌人喘息之机的行为。
一、成语释义总结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乘胜逐北 |
拼音 | chéng shèng zhú běi |
出处 | 《左传·宣公十二年》 |
字面意思 | 趁着胜利追击溃败的敌人 |
引申意义 | 在胜利后继续进攻,不给对手反击的机会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军事、比赛、竞争等场合 |
近义词 | 乘胜追击、趁势而上 |
反义词 | 知难而退、止步不前 |
二、成语详解
“乘胜逐北”中的“乘胜”指的是趁着胜利;“逐北”则是追逐溃败的敌人。“北”在这里是动词,意为“逃跑”。整个成语强调的是在战斗中占据优势后,迅速扩大战果,不让敌人有重整旗鼓的机会。
在古代战争中,这种策略非常关键。一旦敌军溃败,若能及时追击,往往可以彻底击败对方,避免日后再次遭遇抵抗。因此,“乘胜逐北”不仅是战术上的选择,也体现了战略上的果断和自信。
三、使用示例
1. 军事场景:
“我军在战场上大获全胜,便决定乘胜逐北,一举歼灭敌军主力。”
2. 商业竞争:
“公司新产品一经推出就广受欢迎,于是他们乘胜逐北,迅速拓展市场。”
3. 体育赛事:
“球队在比赛中领先,队员士气高涨,决定乘胜逐北,争取更大比分优势。”
四、注意事项
虽然“乘胜逐北”是一种积极进取的态度,但在实际操作中也要注意时机和方式,避免盲目冒进导致反受其害。尤其是在现代管理或商业决策中,应结合实际情况灵活运用这一策略。
五、总结
“乘胜逐北”是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的成语,既可用于军事领域,也可引申到生活、工作、竞争等多个方面。它强调了在胜利后要抓住机会,持续发力,但同时也提醒我们,在行动中需保持理性判断,避免因过度自信而造成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