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学解原文及翻译】《进学解》是唐代文学家韩愈创作的一篇散文,旨在通过自述的方式,表达自己对学问、道德与仕途的看法。文章语言精炼,思想深刻,体现了作者对“学”与“行”的重视,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一、
《进学解》以第一人称的形式,讲述了作者在科举考试中落第后的心理状态,并借此阐述了他对学习、修身和做人的看法。文章强调“学”是立身之本,唯有不断学习、修养品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同时,也批评了当时士人只重功名、忽视道德的现象。
韩愈认为,真正的学问不仅在于读书识字,更在于实践与修养;一个人若只追求功名而忽略德行,终将失去自我。他主张通过不断学习来提升自我,最终达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境界。
二、原文与翻译对照表
原文 | 翻译 |
国子先生晨入太学,召诸生立堂下。 | 国子监的先生清晨进入太学,召集学生们站在堂下。 |
曰:“嗟乎!学者之于道,其难也若是乎?” | 他说:“唉!求学的人对于道,难道会如此困难吗?” |
余少好学,有志于道,未尝一日辍。 | 我年少时就爱好学习,立志于追求大道,从未有一天停止过。 |
每见贤者,必敬而问焉;每闻善言,必思而从之。 | 每次见到贤人,必定恭敬地请教;每次听到善言,必定思考并遵从。 |
虽不敏,然不敢怠也。 | 虽然我不聪明,但不敢懈怠。 |
今吾虽困于世,未尝一日忘学也。 | 如今我虽然在世间困顿,但从不曾一天忘记学习。 |
吾非欲为名,亦非欲为利,惟愿学成而行修耳。 | 我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利益,只是希望学问有所成就,行为有所修养罢了。 |
夫学之道,贵在自得,不在多言。 | 学习的道理,贵在自己领悟,而不在于多说。 |
若徒诵其文,而不能践其行,是犹无目而观天,无耳而听音也。 | 如果只是背诵文章,却不能践行,就如同没有眼睛去看天,没有耳朵去听声音一样。 |
故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所以说: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惑,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危险。 |
三、结语
《进学解》不仅是一篇个人反思的文章,更是对当时士人风气的深刻批判。韩愈通过这篇文章,表达了他对“学”与“行”统一的重视,倡导一种以道德修养为核心的学问观。这种思想对后世影响深远,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文章结构清晰,语言朴实,情感真挚,是研究韩愈思想的重要文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