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世骇俗这个成语什么意思】“惊世骇俗”是一个汉语成语,常用于形容某些言论、行为或作品非常奇特、出人意料,甚至令人震惊。它通常带有褒义色彩,强调其独特性和影响力,但有时也可能带有贬义,视语境而定。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惊世骇俗 |
拼音 | jīng shì hài sú |
出处 | 《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清高也。然吉好车马,衣被多文绣,其妻亦有美色,时人谓之‘惊世骇俗’。” |
含义 | 形容人的言行或作品非常奇特、与众不同,足以引起世人的震惊和议论。 |
用法 | 多用于形容文章、艺术作品、人物行为等具有强烈冲击力的表现。 |
褒贬色彩 | 多为褒义,也可根据语境带贬义(如讽刺夸张) |
二、使用场景举例
场景 | 示例 |
文学作品 | 这部小说以大胆的笔触描写社会现实,堪称惊世骇俗之作。 |
艺术表演 | 他的行为艺术挑战传统观念,引发了广泛争议,可谓惊世骇俗。 |
社会现象 | 这种颠覆常规的做法,在当时看来真是惊世骇俗。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别 | 成语 |
近义词 | 震撼人心、标新立异、独树一帜 |
反义词 | 平淡无奇、循规蹈矩、司空见惯 |
四、注意事项
1. “惊世骇俗”虽常用于赞美,但在某些语境中也可能带有批评意味,表示过于夸张或不合常理。
2. 使用时要注意上下文,避免误解其真正含义。
3. 该成语多用于书面语,口语中较少使用。
五、总结
“惊世骇俗”是一个表达强烈冲击力的成语,常用来形容那些突破常规、引人注目的事物。无论是文学、艺术还是社会行为,只要具有独特的表现力和影响力,都可以用这个词来形容。理解它的正确用法,有助于我们在写作和交流中更准确地表达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