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建制村是什么意思】“农村建制村”是当前我国行政管理中一个常见的概念,尤其在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战略中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本文将从定义、特点、作用等方面进行总结,并通过表格形式清晰展示相关信息。
一、什么是农村建制村?
农村建制村是指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设立的、具有独立行政管理职能的农村基层行政单位。它是在乡镇政府管辖范围内的基本行政单元,承担着村民自治、公共服务、社会管理等职能。建制村是农村地区最基层的行政组织,是连接政府与农民的重要桥梁。
二、农村建制村的特点
| 特点 | 内容说明 |
| 行政隶属关系 | 属于乡镇政府管辖,是乡镇政府的下一级行政单位 |
| 村民自治 | 由村民选举产生村委会,实行民主管理 |
| 独立性 | 具有相对独立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管理权 |
| 基层治理 | 是国家治理体系在农村的延伸,承担政策宣传、公共服务等职责 |
三、农村建制村的作用
| 作用 | 说明 |
| 政策落实 | 是国家政策在农村落地的执行者 |
| 社会服务 | 提供教育、医疗、养老等基础公共服务 |
| 民主管理 | 实行村民自治,保障农民合法权益 |
| 治安维护 | 协助公安机关开展农村治安管理工作 |
四、农村建制村与自然村的区别
| 项目 | 农村建制村 | 自然村 |
| 定义 | 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村级单位 | 以自然地理特征为基础的居民聚居地 |
| 管理方式 | 由村委会管理,属行政单位 | 无正式行政管理机构 |
| 行政级别 | 属于村级行政单位 | 不属于行政单位 |
| 是否有村委会 | 有 | 一般没有 |
五、总结
农村建制村是国家在农村地区实施基层治理的重要载体,其设立有助于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水平,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了解农村建制村的概念、特点和作用,对于认识我国农村基层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
如需进一步了解某一地区的具体建制村情况,建议咨询当地乡镇政府或查阅相关地方志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