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高临下是什么意思】“居高临下”是一个常见的汉语成语,常用于描述一种位置或态度上的优势。它字面意思是“站在高处,俯视下方”,引申为在某种情况下占据有利地位、掌握主动权,或者以一种优越的姿态看待他人。
一、成语释义
项目 | 内容 |
成语 | 居高临下 |
拼音 | jū gāo lín xià |
出处 | 《左传·成公二年》:“晋师三日馆谷,文公曰:‘吾闻之,居高临下,势如破竹。’” |
本义 | 站在高处,俯视下面。 |
引申义 | 1. 处于有利位置; 2. 以优越姿态对待他人; 3. 表示掌控局势、占上风。 |
使用场景 | 常用于描述地理环境、心理状态或人际关系中的优势地位。 |
二、用法举例
例子 | 解释 |
他站在山顶上,居高临下地俯瞰整个城市。 | 描述实际的地理位置优势。 |
面对对手时,她总是居高临下,显得很自信。 | 表达心理上的优越感和控制力。 |
这个策略让他在谈判中居高临下,占据了主动。 | 表示在竞争或谈判中占据有利地位。 |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类型 | 词语 |
近义词 | 高屋建瓴、占尽优势、高人一等 |
反义词 | 低眉顺眼、仰人鼻息、甘拜下风 |
四、注意事项
- 语气色彩:“居高临下”有时带有贬义,表示对他人缺乏尊重。
- 适用范围:既可用于物理位置,也可用于心理、权力、语言等层面。
- 搭配使用:常与“俯视”、“掌控”、“压迫”等词搭配使用。
五、总结
“居高临下”是一个含义丰富、使用广泛的成语,既可以形容实际的高处位置,也可以比喻在心理、权力或语言上的优势地位。在日常交流中,合理运用这一成语,能够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或描述情境。但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时应结合具体语境,避免造成误解或不必要的负面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