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边落木萧萧下的全诗】“无边落木萧萧下”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登高》一诗,是该诗中极具画面感和情感张力的名句。整首诗通过描绘秋日登高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与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一、原文回顾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二、诗句解析
“无边落木萧萧下”一句,描绘了秋天山林中落叶纷飞的景象。“无边”形容落叶之多、范围之广,“落木”指枯叶、枯枝,“萧萧”则形容风吹落叶的声音,营造出一种萧瑟、凄凉的氛围。
这句诗不仅写景,也暗含诗人内心的孤独与苍凉。结合上下文来看,它为后文“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感慨奠定了情绪基调。
三、(文字+表格)
项目 | 内容 |
诗名 | 《登高》 |
作者 | 杜甫 |
出处 | 唐代诗歌 |
名句 | “无边落木萧萧下” |
意象 | 秋天、落叶、风声、江水 |
情感 | 孤独、忧伤、感慨人生 |
艺术特色 | 语言凝练、意境深远、情景交融 |
作用 | 引发读者对人生和命运的思考 |
四、创作背景简述
杜甫在晚年漂泊西南,生活困顿,身体多病。这首《登高》写于他寓居夔州时,当时正值深秋,诗人独自登高远望,触景生情,抒发了自己对人生坎坷、国事动荡的无限感慨。
五、结语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写,更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它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成为千古传诵的经典名句,体现了杜甫诗歌“沉郁顿挫”的风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