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常识问答 >

带衷的成语有哪些

2025-09-22 12:25:03

问题描述:

带衷的成语有哪些!时间紧迫,求快速解答!

最佳答案

推荐答案

2025-09-22 12:25:03

带衷的成语有哪些】在汉语中,“衷”字虽然不常出现在成语中,但确实有一些成语包含“衷”字。这些成语大多与内心、真诚、情感等有关,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和表达力。下面将对“带衷的成语”进行总结,并以表格形式列出。

一、

“衷”在汉语中有“内心、真诚、中心”等含义,因此带有“衷”的成语多用于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或态度。常见的有“赤子之心”、“忠心耿耿”等,虽然有些成语中的“衷”字可能并不直接作为核心词汇,但在语义上仍与“衷”相关。以下是一些较为典型的带“衷”字的成语,供参考学习。

二、带“衷”的成语汇总表

成语 含义解释 出处/用法
赤子之心 比喻纯洁无邪的心地,常用来形容人纯真、善良的内心。 《孟子·离娄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忠心耿耿 形容非常忠诚、坚定,毫无二心。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由衷之言 发自内心的话,表示真诚、真实的意见。 现代常用语,如:“他的发言是发自内心的由衷之言。”
衷肠话 表示内心深处的话,多用于表达真情实感。 如:“他向我倾诉了心里的衷肠话。”
肝胆相照 比喻彼此之间真诚信任、毫无隐瞒。 常与“肝胆”搭配使用,虽不直接含“衷”,但与“衷”意相近。

> 注:严格意义上的“带衷”成语较少,部分成语中的“衷”字可能为引申义或现代用法,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

三、结语

虽然“带衷”的成语数量不多,但它们在表达情感、态度等方面具有独特的意义。了解这些成语不仅有助于丰富语言表达,也能更深入地理解中华文化中对“真诚”“忠诚”等价值观的重视。希望以上内容能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免责声明: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不代表本网观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

 
分享: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