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处话凄凉全诗是什么】“无处话凄凉”出自清代诗人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塞上咏雪花》。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在边塞之地,面对茫茫雪景时内心的孤寂与哀愁。整首词意境深远,情感真挚,是纳兰性德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篇章之一。
以下是对这首诗的总结与解析:
一、诗歌背景与作者简介
项目 | 内容 |
作者 | 纳兰性德(1655年-1705年),字容若,满洲正红旗人,清代著名词人 |
朝代 | 清代 |
作品名称 |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
创作背景 | 据传为纳兰性德随康熙帝出巡塞外时所作,描绘了边塞的苍凉景象和内心的情感 |
二、全诗内容
《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 塞上咏雪花,
> 谁把瑶台轻洒下,
> 飘飘洒洒,
> 似有还无,
> 似梦非梦,
> 无处话凄凉。
> 一夜风霜,
> 千山落尽,
> 万里寒光,
> 惟余素影,
> 无处话凄凉。
三、诗意解析
句子 | 解析 |
“谁把瑶台轻洒下” | 用神话中的“瑶台”比喻雪花,形容其洁白如玉,飘落如仙 |
“似有还无,似梦非梦” | 表达了雪花的虚幻与朦胧,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迷茫与惆怅 |
“无处话凄凉” | 是全诗的点睛之笔,直抒胸臆,表达出孤独、寂寞与无法倾诉的哀愁 |
“一夜风霜,千山落尽” | 描绘了边塞的寒冷与荒凉,强化了“凄凉”的氛围 |
“惟余素影,无处话凄凉” | 结尾再次强调了环境的冷清与内心的孤寂 |
四、艺术特色
特点 | 说明 |
意境空灵 | 全词营造出一种空灵、缥缈的意境,给人以无限遐想 |
情感深沉 |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哀伤 |
语言简练 | 用词凝练,意象鲜明,富有古典诗词的美感 |
抒情含蓄 | 情感不直接表露,而是通过景物描写来传达内心感受 |
五、总结
“无处话凄凉”出自纳兰性德的《采桑子·塞上咏雪花》,是一首写景抒情的词作。它通过描绘边塞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在异乡的孤独与哀愁。全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纳兰性德词作中常见的婉约与深情风格。
如果你对这首词感兴趣,可以进一步阅读纳兰性德的其他作品,如《长相思》《浣溪沙》等,感受他独特的文学魅力。